69 逐鹿中原 改良織布機和春耕
-
見燕綏毫無所覺,注意力都放在了諸葛亮身上,郭嘉不動聲色地打開窗戶,掀開車簾,讓猶帶著一縷寒意的春風放肆地吹了進來。
燕綏脖子驟然一冷,然後就聽到郭嘉輕輕咳了兩聲。
她連忙放下了手中的紙筆,把放在車廂後麵的薄毯拿出來,擔憂地看著自家心愛的謀士:
“這初春的天氣反覆,奉孝當心著涼。”
郭嘉靠在窗邊,摸著胸口,有些虛弱地說:“不知為什麽,覺得有點悶。”
燕綏把毯子給病西施狀郭嘉披上,又關切問:“有冇有起熱?”
郭嘉摸了摸額頭,茫然道:“我有點試不出來。”說完,有些無助地看向燕綏。
燕綏哪受得了這樣的小眼神,正要抬手碰碰病弱美人的額頭,再給他把毯子裹好,善良的諸葛亮已經利落地上前把小手放在了郭嘉額頭上:“奉孝兄,得罪了。”
然後又把手放在了自己額上,鬆了口氣:“幸好,不熱。”
他還記得弟弟熱症時叔叔家急得團團轉的樣子,又不知道燕綏退燒秘藥特別靈光,儼然把發熱當成了頭號大敵。試了溫度後還貼心地把毯子給郭嘉整理了一下。
看著莊主手抬起又放下的郭嘉唇角抽了抽:“謝謝小諸葛,勞你費心了。”
燕綏笑道:“要不我把窗戶關上吧,要是覺得暈車就含幾塊糖。”
她從懷裏摸出來幾顆水果糖:“要不一人來一顆,這糖果酸酸甜甜的,吃完會舒服一些。”
“多謝莊主,難怪從方纔起就覺得少了些什麽。”郭嘉從善如流地拿了一顆含在嘴裏,修長的手指從燕綏掌心劃過,諸葛亮則猶豫了一下。
見狀燕綏笑道:“這個比飴糖還要好吃的,奉孝就很喜歡,你也試試看。”
看了眼伸出手不縮回去的燕綏,諸葛亮還是取了,還禮貌地施了一禮:“多謝府君。”
燕綏一臉欣慰地摸了摸他的小腦袋,諸葛亮真是懂事可愛。
郭嘉挑眉:嗬。
透過車簾,能看到外頭農人都在耕作,諸葛亮問道:“府君,這就是新修的雲澤田莊麽?”
陽翟縣外是大片的田地,其中有千畝地係新收的官田。
其實東漢末年,官田已經不多了,好的田地基本被豪強貴族所占。這千畝官田,是燕綏新抄家了當地兩戶魚肉鄉裏、還不肯悔過的豪強得來的。
新修的莊子主要用來收納陽翟附近的貧苦百姓和流民。早春時節,正是適合播種的時候,眼下正在種植春薯、棉花、春玉米和小麥等作物。
燕綏頷首:“今年要種植的作物有許多,除了主食還種了許多蔬菜。”
“春潤萬物,正是播種的時節。”諸葛亮一本正經地道:“聽說府君從蓬萊帶回來許多聞所未聞的果蔬?”
燕綏看著忙碌的農人笑道:“是啊,有辣椒、南瓜、花生、番茄、油菜、菠菜、生菜等物。”春天的氣候溫度適宜,許多蔬菜都是在這時候播種的。
就是種子和肥料幾乎把她的整個家底都耗空了,積分再度歸零。
諸葛亮一臉讚歎:“聽說辣椒有獨特的味,有別於酸、甜、苦、鹹,紅薯和玉米產量極高,單這幾樣已是驚人,冇想到府君還帶回來了這麽多種子。”
郭嘉含著糖果,懶洋洋地靠在車上說:“所以說府君之功,堪比張騫啊。”
“張騫出使西域,不但帶回來了苜蓿、芝麻、蠶豆、核桃、葡萄等物,還帶回來了西域見聞,開拓了絲綢之路。”燕綏擺擺手:“和前輩比起來,我還差遠了。”
“莊主此言差矣,蓬萊見聞和書籍讓學子茅塞頓開,帶回來的作物更是不遑多讓,若讓後世論功……”他意味深長道:“說不定還遠勝張騫。”
有他和文若、誌纔在旁輔佐,加上燕綏自己爭氣得很,莊主的目標應當是位列秦皇漢武之列纔是。
燕綏怔了一下,貿然被拿來和曆史名人對比,她有些受寵若驚:“名留青史什麽的,我還真冇考慮過呢……”
郭嘉雙手揣袖,挑眉道:“莊主可以考慮一下了。”
燕綏考慮了一下,覺得還是把蒸汽機給發明出來更有成就感,轉頭就和諸葛亮一起研究起蒸汽機模型來了。
聽不懂離心器、行星式齒輪的郭嘉:……我不該在這裏,應該由戲誌纔來。
從係統兌換的蒸汽機模型其實已經將複雜的蒸汽機給大大簡化了,不然燕綏耗費個一年半載都無從下手。
比如給戲誌才的縫紉機成品,他想方設法也冇法弄出個低配版來,寫信的時候燕綏從字裏行間都感受到戲誌才從激昂到低落的情緒,都想直接勸他好好把這台縫紉機利用起開就行,至於製造……這個真心急不來。
燕綏想和諸葛亮先按照模型的簡化版造出最簡單的蒸汽機來,原理是通過一個連桿和凸軸來將直線運動改變為圓周運動,然後往複做活塞運動。
諸葛亮惆悵道:“每個機械零件都得冶煉才行。”這塊顯然是他的短板。
燕綏笑道:“怎麽冶煉,零件的要求等到了雲夢田莊你和誌才說說,他現在輕車熟路了,經常泡在冶煉的工坊裏頭。”
畢竟陽城縣那些庶務,戲誌才很快就能處理完了,占用他時間大頭的,還是各個工坊和田莊的事務。
比起諸葛亮的迫切發明蒸汽機,燕綏反而是不急不躁的一個。
畢竟這可是跨度了一千五百多年,遠遠領先時代的科技。不能造出來的話,就當做為時代進步奠定基礎了,她很看得開。
行至半路,他們在驛站休息。驛館的飯菜就是普通的蒸菜、麥飯和一些鹹肉。胃口被魏廚娘花式投喂的燕綏歎道:“由奢入儉難啊。”
一邊說著,一邊用今天剛增長的積分換了瓶老乾媽。隨著轄地的擴大和知名度的提高,獲得的土著居民的好感度愈發多了起來。
所以燕綏才肆無忌憚地花費著積分。
郭嘉習以為常地拿了碟子,把牛肉末豆豉油辣椒倒在裏麵,直接拌飯吃。
“小諸葛可能會覺得有點辣,稍微蘸一點。”燕綏給典韋撥了不少,典韋飯量大,簡直能頂三個郭嘉。
諸葛亮瞪大了眼睛,似乎在看燕綏到底是怎麽從袖子裏掏出來這麽大一個瓶子的。
他心下暗道:大家都說府君有憑空取物之能,難道是真的不成?
“怎麽小諸葛眼睛瞪得圓溜溜的,也不吃飯了?”郭嘉戲謔道:“要不莊主再取一瓶,這次能看清楚一點哦。”
諸葛亮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:“剛纔看府君袖子不似沉甸甸的,冇想到裏麵還有這麽一個瓶子。”
典韋心直口快道:“非也,這是莊主的獨家秘技,憑空取物之能。”
燕綏:……
她還想著在小發明家麵前樹立科學發展觀呢,所以才把東西兌換了放在袖子裏拿出來的。
這下諸葛亮揚起臉,眸子亮晶晶的:“亮聽說府君是仙道出身,是不是會許多術法啊?”
燕綏隻得道:“的確略習得一些。”
“不知道亮有冇有機緣,能夠跟隨府君學習術法?”諸葛亮誠懇拱手:“實不相瞞,易經八卦我已經倒背如流了。”
燕綏:……
差點忘記了,諸葛亮可是會奇門遁甲之術的,在這方麵的造詣天賦絕對不容小覷,晦澀的易經都學得這麽溜。
但她哪會兒什麽法術,不過是憑藉係統罷了。真要講《易經》和《道德經》還不及郭嘉一半呢。但貿然拒絕諸葛亮,怕是會傷害小孩的自尊心。
畢竟越是天才,自尊心越高啊。
她看向郭嘉,郭嘉卻托著腮笑吟吟看著她。
燕綏開始用眼神發射求救信號,郭嘉這才施施然開口道:
“莊主所學之道,需要吸納天地之靈氣,然而如今是末法時代,已無靈氣支撐另外一人休習仙道了。”
燕綏不由給郭嘉比了個大拇指:一看就是把小說看完還融會貫通的人。
諸葛亮有些失落,但仍不失禮節地謝過燕綏和郭嘉。
小諸葛不是糾纏的人,燕綏鬆了一口氣:“來,多吃點,接下來我們就不休息了,等到了田莊,誌才肯定已經備好了酒菜。”
戲誌纔不但讓廚娘做了小炒雞和紅燒豬耳、醬鴨,還準備了上好的甘蔗酒。諸葛亮冇到飲酒的年紀,他還貼心地準備了紅糖水。
郭嘉搖著扇子看著許久不見的友人,笑吟吟道:“這些時日冇見,誌才風采依舊啊。”
戲誌才毫不客氣:“你這埋汰誰呢?”
諸葛亮也打量著戲誌才,這位傳說中的大才子有些不修邊幅。在早春的天氣就挽著袖子,衣領上甚至還沾著烏黑的碳粉。
“誌才真是辛苦了。”燕綏同情地拍了拍他的肩膀,看誌才的髮際線都上移了。話說戲誌才他爹好像是禿頂來著,誌纔不會也有這種風險吧。
“莊主趕路也辛苦了,我已經讓人燒好了熱湯。”
“對了,陳宮有飛鴿傳書回來嗎?”其實燕綏此次回來,不單是為了見馬鈞,還打算配合陳宮,若是需要,則去洛陽找董卓一行人哭訴一番。
“暫時還冇有,我一會兒傳書給他,和他說莊主已經在田莊了。”
“行,眼下豫州刺史的兵馬已經在路上了,再過十日就能抵達陽翟。”燕綏道:“是時候了。”
因為有諸葛亮在,他們就冇展開細聊,而且趕了一天路,身子痠痛,用過飯,燕綏就直接回了山寨。
燕綏許久不回來,正要回到房間裏好好整理一番。郭嘉回自己家中,戲誌才帶著諸葛亮住自己新居。反正他那房子寬敞,多幾人都住得下。
而且,回去的路上戲誌才就迫不及待問起了諸葛亮對蒸汽機模型的看法。
諸葛亮也真好要與人相商零件的冶煉法,以及有哪些難題無法攻克,兩人雖然年紀差了十歲,聊得卻很投機。
戲誌才還給諸葛亮看了縫紉機,歎道:“這是莊主所賞的技巧之物,可惜我研究這些時日,都冇法仿造出來,連低劣版本都冇有成功。”
諸葛亮試著縫紉了一番,又和戲誌才一起拿著油燈看其構造,歎道:
“能造出這樣器具的人真是天才啊,以前總覺得自己聰明絕頂,自從和府君認識,才知道原來我一直在坐井觀天。”
戲誌才道:“你還小呢,前途不可限量。”
諸葛亮卻小大人般抬頭,眼睛裏是不符合年齡的沉穩:“這些器具,感覺我們和蓬萊之間差距了百年。”
這點戲誌才無法反駁,聞言也歎了口氣:“我琢磨這個機器,一直不得其法。隻能讓人好生用著,這縫紉機太好用了,我們每天讓人輪流使用,足足用上四五個時辰,能縫製許多件衣裳,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產出十幾台來。”
“我聽莊主經常教育大家,寶劍鋒從磨礪出,有誌者事竟成,縣令不必氣餒,咱們一起想法子,總有突破瓶頸的一天。”
反而被小孩子安慰了的戲誌才莞爾:“是我太心急了,明日咱們和馬鈞一起商量,看看哪個機器好改良,慢慢來吧。”
“諾!”
“你也別叫我縣令了,日後大家都是同僚。”有了法正在前,戲誌才和少年天才相處很有經驗,大大咧咧道:“叫我誌才兄或誌才叔都可以。”反正法正也是這麽混著亂叫。
但諸葛亮卻很嚴謹道:“亮豈敢和您平輩相交,叔叔在上,請受亮一拜。”
戲誌才:……好吧,多了個才華橫溢的大侄子。
我以後也要當這麽務實能乾的縣令,初見時對戲誌才的淡淡嫌棄已經蕩然無存,睡覺前諸葛亮已經在心裏暗暗發誓要以戲誌才為榜樣了,不但博學多才,動手能力也要強得很。
翌日,燕綏迫不及待地去見了馬鈞。
這是一個相貌普通的黝黑少年,個子不高,身材乾瘦,看起來吃了許多苦。燕綏和人說話時,便多了幾分的溫柔:
“你改良了織布機,是大功一件,有什麽想要的獎勵嗎?”
馬鈞在莊子裏每天都能聽到眾人對莊主讚不絕口。他以前是一個其貌不揚的普通少年,最多被人誇一句手巧。眼下得到大人物的誇讚,激動回道:
“鄙人已經從戲縣令那拿到了賞賜,不敢再有奢求。”
“那是揭榜的賞,日後留在田莊的報酬是另一碼事。”燕綏笑道:“差點忘了,我還冇問你想不想留在這兒呢?”
馬鈞一怔。
燕綏補充了一句:“其實,織布機還能用水力來提高兩三倍的效率,你想不想繼續留在田莊為我效力?”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