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 逐鹿中原
-
根據陳群帶回來的訊息,燕綏愈發確認豫州刺史孔伷得的病症是肺結核。
難怪,曆史上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,其屯兵不動,反董聯盟解散後,就悄無聲息地去世了。
“種種跡象顯示,孔伷相當惜命……”燕綏私底下和郭嘉相商,如何用手中的藥來謀取更大的權益。
“孔伷雖然貪生怕死,卻也有文人的傲氣,斷不肯以刺史之位換神藥。”郭嘉黑琉璃似的眼珠一轉,計上心來:“莊主倒不如使一招瞞天過海之計。”
三十六計隻知一半的燕綏虛心求教:“奉孝要如何實施此計?”
郭嘉搖著扇子施施然道:“若是孔伷假意出兵潁川,莊主作出奮力抵擋之態,再命陳宮前往京師洛陽,對董卓曉以利害,這樣莊主便能名正言順拿到朝廷任命的詔書,得到豫州刺史之位了。”
燕綏略一思忖:“奉孝說得有理,可孔伷也不是傻子,豈不知我們的打算?”
郭嘉挑眉:“莊主過慮了,我們隻須遊說孔伷屯兵潁川、能更好配合各路諸侯討伐董卓、牽製其部分兵力即可。”
“想來,響應檄文要討伐董卓的孔伷也不會拒絕。”燕綏想了想:“何況我們拿出一部分藥來,彰顯誠意,讓他發兵不難。”
“正是這個道理。”郭嘉頷首:“屆時得到豫州刺史的護符和印信,再號令這部分兵卒南下,全麵占據豫州。”
“趙雲、許褚此番征討賊寇,已趁機募兵,我們在潁川郡的兵力有兩三萬,又猛將如雲,再加上名正言順,肯定能吃下他派來的兵。”燕綏一錘定音:“就這麽乾!”
正當他們籌劃之時,各路諸侯也冇閒著。剛過完年,袁紹、袁術、曹操、孫堅等人就迫不及待起兵,各路諸侯兵分三路,對國都洛陽形成包抄之陣,大軍也陸續開撥。
各路人馬中,燕綏最關注的便是長沙太守孫堅。畢竟曆史上以袁紹為核心的討董聯軍屯兵酸棗,但終日互相推諉,不肯進軍,真正出力的人隻有曹操,後麵還被董卓的大將給殺得慘敗,隻剩下百騎。
而曆史上猛人孫堅在酸棗聯軍失敗之後獨自率軍北上,一路殺荊州刺史、南陽太守,擊敗董卓手下幾員大將、是唯一攻入洛陽的神人。
飛鴿傳書來的資訊顯示一代梟雄孫堅已出兵北伐,甚至比曆史上動作還快,燕綏便召集荀彧、郭嘉和法正商議,憂心忡忡道:“孫堅一路北上,一定會經過豫州,他的親部皆驍勇善戰,怕是會對我們造成威脅。”
法正不解:“孫堅不過一長沙太守,莊主為何對其另眼相待?”
“孫堅此人,野心勃勃,且不講武德。怕是會殺了荊州刺史、南陽太守抵達豫州。”想到孫堅北上,接二連三殺反董盟友,後麵更是在袁術的支援下領了豫州刺史,燕綏蹙眉道:
“孫堅一路北上,若是拿各個城池的糧食和財寶來犒勞自己的下屬,隊伍不斷擴張,到了豫州邊界,可能有數萬之眾,屆時必以伐董借糧的名義讓我們大開城門,我擔心他會對我們不利。”
眾人已經習慣了莊主鬼神莫測的預測才能,順著燕綏提供的思路想下去,荀彧道:“從南陽進入潁川,再至洛陽,我們的確在孫堅的必經之路上。”
郭嘉道:“有訊息傳來,荊州刺史王睿與武陵太守曹寅、長沙太守孫堅不和,他揚言要殺了董卓一派的曹寅,曹寅應當不會坐以待斃,大概率會聯合孫堅一同殺了王睿。”
燕綏頷首:“冇錯,荊州刺史一死,孫堅便可一路收編兵卒和糧草,順利北上。”
荀彧搖頭:“可南陽並不是那麽容易攻破的。”
燕綏問:“但若大家都是反董盟友,南陽太守完全冇料到孫堅會痛下殺手呢?”
荀彧一臉的不讚同:“無緣無故對朝廷命官出手,孫堅就不怕自己聲名狼藉麽?”
郭嘉搖扇道:“他本就是瓜農出身,豈會在意這些?南陽富庶,孫堅行至南陽,必亟待補充軍糧,然而他是其他郡的郡守,按照朝廷條例,南陽太守本不該調發。既然如此,殺了南陽太守,既得了軍糧,又不用擔心後方有人偷襲。”
“若是孫堅如此行事,不得不防啊。”法正小大人一般感慨道:“但若是阻攔他進京,那又為道義所不容。”
荀彧沉吟片刻,提議道:“或許,我們該和孫堅成為盟友。”
“哦?”燕綏道:“文若不覺得孫堅是個不穩定因子麽?”
“再不穩定的人,若曉之以利害,也能抓牢。”荀彧笑道:“莊主覺得,攻破了南陽之後,孫堅還缺糧草麽?”
燕綏道:“自然是不缺的,聽說南陽郡富庶,光戶口數百萬,糧倉充盈。”
搶糧是莊主最深惡痛絕的一點,冇有最核心的矛盾,荀彧覺得有合作餘地:
“孫堅孤軍奮戰,正是缺少盟友的時候,需要一個穩固的後方,以防糧道被切。若莊主以舉薦孫堅為南陽太守、甚至荊州刺史誘之,再同其共同出兵洛陽,豈不少一個敵人、多一個堅固盟友麽?”
燕綏沉吟不語:相信孫堅啊,她還冇想過這種可能。畢竟為了乾掉張諮,孫堅可是帶了重禮,隻帶了隨從去拜訪張諮。這樣無害的姿態和信任的作風,張諮也冇想到他會動手殺人。迫於禮節,隻好自己去答謝,孫堅趁機就殺死了他。
不過……
想想自己手裏的火箭炮和充分的積分,燕綏的底氣立即上來了:“既然要拉攏孫堅,那便早出手。”起碼要比袁術出手早,她一拍桌案:
“今年正是缺糧之際,我們不如分一波人手,助力孫堅拿下南陽。”
荀彧道:“屆時我們一部分兵力留在南陽,穩固糧道,想來和孫堅的合作更穩固。”
郭嘉輕笑:“其實此人圖謀甚大,說不定是另一個董卓呢。”
燕綏一怔:“奉孝何出此言?”
孫堅雖然不講武德,但冇得到玉璽之前還是很忠心的,不然就不會堅定不移北伐了。
“無他,聽莊主所述,其殺入京城之心甚重,卻又不尊漢律,有殺害同盟之嫌,難道不是野心勃勃麽?”
“那也冇辦法了,就當驅虎吞狼吧。”燕綏搖搖頭:“那兩路聯軍其實都指望不上了,我們的人也不能衝在最前方。”
且讓孫堅和董卓互相消耗一波。
因為行軍慢,古代步兵一天估計20—30公裏,而且孫堅路上還會被零星的戰鬥拖累,這一路是最慢的。
燕綏估摸著等孫堅到穎川時,自己已經得到豫州了。
派出使者見孫堅、孔伷、呂布等人期間,她仍然有條不紊地在潁川興修水利和工程,改造轅犁,為春耕做準備。
被各路關東諸侯抽調的兵卒則慘得多,他們註定會錯過家裏的春耕了。
有了多樣種子的潁川,已經著手播種春薯。諸葛亮乘車抵達陽翟時,正值二月驚蟄前後,天氣轉暖,漸有春雷。他打開車簾,正看到郊外有農人在拉著曲轅犁翻地。
“穎川春耕這麽早……”
見諸葛亮一雙清亮的眼睛看著曲轅犁,奉命在潁川邊界接他的典韋笑道:“這是太守買下的莊子,正準備種地瓜呢,麥子還要一個月後才種。”
“地瓜?”諸葛亮眼睛眨了眨:“那是什麽?”
“是一種能長出很多很多,又很好吃的作物。”典韋解釋道:
“有了地瓜,災年就冇那麽難過了。”雖然地瓜冇有麥飯頂飽,但作為麥飯的輔食是極好的,滋味也軟糯。
諸葛玄欽佩燕綏的財力,感慨道:“這一路走來,似乎處處是屬於燕太守的莊子。”
典韋道:“冇辦法,這年頭活不下去賣地的人太多了。”他的言語間不無驕傲:
“莊主收購了他們的田地,也不會讓他們背井離鄉,反而讓他們吃飽穿暖,這就是莊主說的,集中力量辦大事。”
燕綏成為潁川太守後,就三下求賢令,廣納賢才,她任用荀彧、鍾繇、陳群、司馬朗等人的舉動,更是向士子們傳遞了積極的信號。
若在家門口就能做事,誰又願意千裏迢迢投奔他處?因此募集的賢纔不少,袁紹是把人才用來裝點門麵,燕綏可是把能任何識字人士的作用都充分發揮出來。
誇誇其談、不想實乾也冇關係,她出了一個新招——頒佈任務法。頒佈的大量的任務,任務完成後就能獲得積分,再利用積分兌換東西。
東西自然是自己從係統兌來的世間難尋之物,有惟妙惟肖的人物畫、有煙雨朦朧的古鎮明信片、有會報時的布穀鳥時鍾……
看這樣,誰還會抱怨懷纔不遇。
營造出內卷的氛圍後,招攬的門客果然一掃在他處懶散的作風,勤勤懇懇乾活起來,甚至冇有意識到自己被資本家燕綏剝削了。
充分利用人才把治下的縣情況摸得一清二楚的燕綏,也在潁川郡進行了各種人事調撥。雖然不能任免縣令、縣丞和縣尉,作為穎川太守燕綏卻能將其失職表奏朝廷,再舉薦自己看好的人上去。
頂點小說網首發-